支气管哮喘,如何精准识别并管理其急性发作?

支气管哮喘,如何精准识别并管理其急性发作?

在呼吸治疗的领域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急性发作的识别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哮喘的急性发作可能由多种因素触发,包括但不限于过敏原、病毒感染、冷空气刺激或剧烈运动等,其症状通常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加剧以及哮鸣音等。

问题提出: 在面对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时,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回答: 哮喘急性发作的评估与治疗需遵循“ABCD”原则,即评估(Assessment)、通气(Breathing)、循环(Circulation)、意识(Disability)和药物(Drugs),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若患者出现持续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血氧饱和度低于92%,则提示为重度哮喘发作,需立即采取行动。

在通气方面,确保患者处于坐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给予氧气吸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对于循环的监测,注意患者有无出汗、发绀等表现,必要时监测心率和血压,意识状态的观察同样重要,确保患者保持清醒,避免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

药物治疗上,首选快速起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通过雾化吸入给药,迅速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对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应考虑早期联合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以增强疗效,对于病情严重且初始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就医并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长期管理也是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关键,通过教育患者识别并避免触发因素、规范使用控制性药物(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定期监测病情变化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快速而准确的评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长期的综合管理是确保患者安全与康复的重要基石。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4-23 21:21 回复

    精准识别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关键在于密切监测呼吸症状变化并迅速采取扩张气道、抗炎治疗措施。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