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脉络中,地铁如同一根根跳动的血管,承载着无数人的日常出行,鲜为人知的是,这看似便捷的交通工具,却隐藏着诸多与呼吸健康相关的问题。
地铁空间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在早晚高峰时段,车厢内常常人满为患,据统计,一节标准地铁车厢的额定载客量为 2322 人,但实际高峰时往往会远超这个数字,如此高密度的人群聚集,使得呼出的二氧化碳大量积聚,正常情况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 0.03%,而在拥挤的地铁车厢内,这一比例可能会迅速攀升至 0.1%甚至更高,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会让人感到头晕、乏力,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还可能影响心肺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地铁内的通风系统虽然在持续运行,但由于客流量大、空气交换率有限,难以迅速有效地更新空气,地铁轨道周围存在大量的灰尘、颗粒物等污染物,在列车运行时,这些污染物会随着气流进入车厢,研究表明,地铁车厢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有时会比室外高出数倍,这些颗粒物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气喘等症状,对于患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地铁车站通常也存在通风不良的问题,长长的通道犹如迷宫,空气在其中难以快速流通,特别是在一些换乘站,人员流动频繁,通风系统面临巨大压力,车站内的装修材料、广告涂料等可能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甲醛等,这些物质对呼吸道具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呼吸道过敏反应,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险。
作为呼吸治疗师,我深知良好的呼吸环境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在乘坐地铁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呼吸健康,尽量选择较为宽松的时段出行,避免在高峰时挤在人群中间,如果条件允许,佩戴具有过滤功能的口罩,能够有效阻挡部分污染物,保持车厢内的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城市管理者也应重视地铁内的呼吸健康问题,进一步优化通风系统,提高空气交换效率,加强对车站和车厢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才能让地铁真正成为人们安全、舒适的出行通道,而不是呼吸健康的潜在威胁之地,让我们共同努力,在享受地铁便捷的同时,守护好每一次呼吸。
发表评论
地铁密闭空间,呼吸健康隐患多,通风不畅易滋生细菌病毒,肺”部需警惕!"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