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呼吸治疗师的岗位上,我们每天都与患者的呼吸健康紧密相连,在这个过程中,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厌恶”,有时会悄然浮现。
当面对那些病情复杂、呼吸道分泌物繁多且气味不佳的患者时,厌恶之情可能会不经意间滋生,我们会看到痰液堵塞气道,听到患者艰难的喘息声,闻到刺鼻的气味,这些场景会让我们内心产生抵触,这种厌恶并非源于我们对患者的冷漠,而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但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这种厌恶情绪带来的影响,从专业角度看,它会干扰我们的治疗操作,当厌恶占据内心,我们的双手可能会变得不够轻柔,动作可能会略显急躁,这无疑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治疗效果,比如在为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如果带着厌恶情绪,可能无法准确深入气道,导致痰液清理不彻底,进而加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从医患关系角度,厌恶情绪更是一颗“定时炸弹”,患者对自身病情本就充满焦虑和恐惧,若察觉到我们的厌恶,他们会更加敏感和不安,这种情绪上的隔阂会让患者对治疗产生不信任,甚至可能抗拒治疗,不利于病情的好转,我们曾有患者因为感觉医护人员态度冷漠,而故意不配合治疗,使得康复进程受阻。
要克服这种厌恶情绪,首先需要强化专业素养,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是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健康,每一个操作都关乎他们的生命质量,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对各种复杂病情的应对能力,让自己在面对困难情况时更加从容自信。
要培养同理心,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痛苦,想象自己处于他们的境地会是怎样的无助,当我们真正理解患者的处境,就能更好地控制内心的厌恶,以更温暖、更耐心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团队之间要加强沟通和支持,当发现同事出现类似情绪时,及时给予提醒和帮助,在相互理解和鼓励的氛围中,共同抵御厌恶情绪的侵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呼吸治疗服务。
作为呼吸治疗师,我们要正视“厌恶”情绪,通过自我反思和积极改进,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以更专业、更有爱的姿态守护患者的呼吸健康,让每一次治疗都成为患者康复路上的希望之光。
添加新评论